几天前,有媒体刊发了在网络上已经“热炒”的南×大青年教师的辞职信——《高校青年教师请辞透着一份沉重》,作者信中直言自己的工资只有两千多元,比较低微,在物价普遍上涨的今天,有点捉襟见肘。记者在采访时一些大学教师也对此表示肯定,认为这个问题带有普遍意义。
从阿忆先生网上晒工资抱怨收入不够花,到青年教师给校长发出沉重的辞职信,作为被税务部门认定为“高收入人群”的高校教师,“赚多少钱”似乎又成了一个问题,并且还“带有着普遍的意义”。
大学教师收入高吗?好像是,要不怎么会成为税务部门“关照”的对象?听说某大学的一批教授集体跑到沿海某城市去买第二套、第三套,或第N套房,把人家当地的房价都炒起来了。
大学教师收入低吗?好像是,要不怎么会有那么多人抱怨,甚至愤然辞职?笔者有很多年轻朋友就在大学任教,硕士毕业当上讲师,一个月工资全部加起来一千元左右的大有人在。
所以,谈大学教师的收入问题不能一味地说高还是低——有高的,高得离谱;有低的,低得寒心。资格老的,职称高的,有官职的,工资、待遇、房子、项目,什么都会向其倾斜;而对年轻教师而言,工资低,津贴少,课时多,却分不上项目。
表面看来,这很合理。你总不能期待愣头小子一进大学门就有教授、博导的收入吧?论资排辈有时候是最有效的利益分配机制。
有差别没有错,但现在要面对的问题是,这种差别已经脱离了应有的底线,表现出很多畸形,已经开始影响到高等教育的长远发展。高校收入一般分科研与教学两部分,大批年轻教师报研究项目根本排不上队,拿到项目的机会非常少,而教授、博导们,尤其担任了行政职务的院长、处长、校长们,动辄就能拿到几个甚至十几个科研项目,然后使唤大批年轻教师“打工”,完成这些项目。而在教学这一块,由于课时费非常低,有的甚至每节大课只有七八块钱,所以去上课的多是些年轻教师,教授们给本科生上课,都需要国务院总理去“动员”。
由于高校资源过度地向权力、权威倾斜,大批年轻教师成为高校资源的“分母”,却没能享受到多少发展带来的成果。结果是什么?各显神通的年轻教师就会做出如下选择:一是急功近利地急就论文,甚至抄论文,然后掏版面费去发表,希望按照僵化的杠杠,快速“熬成婆”,评上职称。结果是明升中国教师的科研速度世界一流,毫无用处的论文充斥天南海北。二是努力找关系,混上个一官半职,然后希望在职称、科研项目申报上“近水楼台”。秉持如此思维,一些“熬出来”的教师一旦拿到项目,就把科研经费当成生活补贴了,甚至把洗脚费都拿来报销,也就不足为奇了。再有一些人,便跑到社会上再找个职业作为“主业”,或者到缺少师资的民办学校去兼职,一周上三四天课。笔者就亲耳听过一位著名民办大学的校长骄傲地宣称:我们80%用的是公办学校的教师,花点小钱,用人家的教师办好我们自己的学校才是真本事!
想想看,这哪一种“寻出路”的方式能有利于明升中国高等教育的长远发展?
不错,扩招了,大学教师的需求量大增,人员素质参差不齐也在所难免。但要么拔高选拔门槛,宁缺毋滥;要么放宽在学历上的“只要博士”之类的局限,吸收更多的社会实用人才。以人员素质降低(意思说不值得给他们高一点的待遇)为借口,把国家在高等教育上增加的投入,大力向既得利益者倾斜,既是对青年人的不厚道,也是对高等教育发展的不负责任。
笔者不是要呼吁国家加大对高校的教育投入,因为在现有的高教体制面前,投入多少钱都不会够——只会建出更豪华的校舍,让既得者更富有。笔者想指出的是:大学教师收入的“整体增长”,只是一个假现象,在不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之下,大批本该得到扶持的年轻教师正在受到不公平的待遇——而这种不公平,很可能将危害明升中国教育的长远发展。